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非物质文化遗产-荣昌缠丝拳

非物质文化遗产-荣昌缠丝拳

关键词:荣昌缠丝拳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荣昌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rongch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37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一、荣昌——缠丝拳之乡

    在地处两江交好的重庆,活跃着一脉忠实地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武术流派——缠丝拳。由于传人和地域的不同,缠丝拳有缠丝、蚕丝、蚕闭、残字门、化门等不同称谓。行拳中各地打法也不同,有些地方演练中已看不到什么缠丝拳的味道了。几年前,笔者有幸得睹缠丝名宿唐新知身手,并听他老人家说:“顾其名,缠者、丝者,环绕圈圆之势;闭者、蚕者,束缚困敌之期。”才能直观而准确地理解到缠丝拳的基本特点。缠丝拳强调轻灵柔顺、圆活连绵、恬淡优游、曲蓄善变。其行拳如蚕之吐丝、人之游水,大圈小圈顺逆缠绕,犹如行云流水般滔滔不绝。荣昌蔡系缠丝高手谢奕奎曾边比划演示边说:“缠丝拳两手十字互旋,阴阳相渗,前后刚柔互补。”

    前不久在荣昌双河的一次缠门聚会中,各系好手互相交流切磋,显示了荣昌缠丝巨大的潜在力量。其中据蔡系周泰昌坐下首徒宋文华介绍:“一个成熟的缠丝拳手行拳时应有‘灵如猴、柔如带,游如穿花劲如潮;掌如磁、腕如丝,臂如金刚绕飞絮’之效。”又说:“初习缠丝拳,应注意双脚成长三形,圆裆合膝,多用高马步以求轻快灵动。所谓缠丝无步被人跌,后脚空洞全身虚。”缠门于天沛老夫子曾说过:“起步不过寸,落地自无声。要求随身随势,随步变异自身重心,高低随形,纵横因势。讲究‘起脚划弧进,落步紧拧身。力由大地借,劲要自腰喷。轻柔似作茧,哼哈力随声。心意气身手,浑圆一团神。’”于系高手郑应辉回忆说,老夫子八十余岁时,在他家木板阁楼上行拳,楼下几乎感觉不到响动.....

二、缠丝拳的源流

    缠丝拳的祖师一般认为是清嘉庆年间江西人黄益川。由于年代久远,文字疏少,不确定因素也不少。仅黄益川之名就有黄一川、王一穿、王亿川等说,几不可考。但通过笔者多年间寻访川渝诸区市县相关人物,就缠丝拳之说也有一些新的发现。除原《四川武术大全》上所说之外,尚有四说:

  其一,相传缠丝拳是由缠门始祖为报父仇,挟重金扣请太极拳高师传技而成(当时应该尚无杨、武、吴、孙各系太极拳)。为求速成,该祖师求太极高师直接传授应敌发放之术。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,该太极高师在查悉其已有相当武术基础的情况下对其略加点拨后,就直接授其太极打手。由于在施教过程中常常提到缠丝法、缠丝劲之类术语,故该祖师技成出师之后即以“缠丝拳”为术名传流后世。

    其二,武当松溪技由叶继美、单思南、王征南数传而至黄百家后,因其卷入白莲教反清活动案发而潜逃入川,易名益川而传技于巴渝,至今尚有其摔徒杨为善刺杀清帝之说。

  其三,缠门祖师王某,江西人,广学各派武技,通过比较取舍认为对螺旋缠丝劲法为用的拳法领悟最透,算是学懂了、学穿了的。因此自号“一穿”,游历川东时授此技与杨为善,名之为缠丝拳。且“缠丝拳”之名始用于杨为善。

   其四,从传于荣昌蔡系的老拳谱看来,蔡德泉、姚玉堂、何庆山、何武堂、杨为善、王一川,断断续续逆述而上,竟能追溯到全真教龙门派邱长春、王重阳、吕纯阳、王正阳以上,每人俱有详细的生卒日时,授受传袭典故记录在谱。

    无论缠丝拳的产生如何,但近代缠丝拳在荣昌地区经过姚玉堂、周吉祥等宗师的艰苦创业,总算有了十分可喜的基础。据《道门缠丝》中说:“姚公豪气干云,疏财仗义,而友朋至交亦是不少。在诸友之协助下购船置器,日纵丝网于珠溪,夜泊渔火于路孔。风里来,雨里去,不仅自给,更时常救济贫困之人。并携群豪于路孔河边结盟聚义社,且亲任龙头大爷。几经艰苦奋斗,终使缠门倍享盛誉于濑溪河流域。姚公亲老近幼,不避亲疏内外而同视以仁。时人相见,常戏称为‘姚打鱼’,而背地里皆尊之为小宋江也。姚公闲来课徒传道,于是远近英杰归附姚公门下者甚众。民国初年,既有蔡文彬、赵文波、吴静洲、赵纯墨、林康周、尹术稀等从之,俱艺业超群而扬名军旅堂会;抗战期间从之习者有姜治军、蔡德泉、潘发武、周开文、谢晖猷、于天沛(余师)等,后皆各开香堂于一方。至今川中、川东、川南一带言技击者多受其惠。于师天沛传斯道于吾辈,前后已数十年矣。余师兄弟等虽大多六七十岁,年长者八旬有余,然各立鸿志克纯祖武,行道四方,竟光先贤遗德而不息。”可见缠丝拳在荣昌总算有了长足发展的希望。

三、缠丝拳的运动特点

    缠丝拳的动作包含曲伸、回环、平衡、跳跃、翻腾、跌扑等,人体各部位都要参与运动。系统的进行缠丝拳训练,对人体速度、力量、灵巧、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,“一动无有不动。”缠丝拳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,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,调养气血,改善人体机能,健体强身十分有益。具体的讲,缠丝拳的缠法据于系传人钱鼎文《道门缠丝》一书中写到:“缠丝术法有六类,手缠丝,臂缠丝,腰缠丝,腿缠丝,走缠丝,组合缠丝是也。简言之,手缠丝有顺逆出入四种诸法;臂缠丝有横、立、平配顺逆六种诸法;腰缠丝有左右配上下四法;腿缠丝与臂缠丝相若;走缠丝、以其走也,旋身进退、起伏穿插、游走诱敌致其背势之道。”

四、缠丝拳的技击风格

    缠丝拳作为一种民间群众性体育锻炼方式,难免受到诸多人文因素的影响。羸弱者行之以求健利,图强者操之以镇四方,因而在技击上的分歧与流派也是很多的。虽有纯阳手、阴阳手、纯阴手之别,然当今缠门内外手谈之时多以纯阳手为主。纯阳手以先发制人为指导思想,主张“消灭敌人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”,一般先手出击。不招不架,只是一下,拗门缠丝多此打法,有纯阳六字道其术:残、截、冷、弹、抖、钻。荣昌唐系有相当一部分人乐于此道,唐老太爷无踪无影、无征无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缠打手法,傲立武林数十年不衰,后学每以 “残门” 称其奥妙。其余五字亦有缠门诸豪各会其玄机各得其要领而放手武林。

    阴阳手多为后发制人的手法,主张“问听拿放哼哈间,三回九转一式全”,一般后手出击。敌不动,己不动;敌微动,己已动,后发先至。其沾粘连随,引进落空,借力打力等技击思想颇得太极拳技击之道,顺门缠丝中老成练达之士多以此应人,有阴阳六字道其艺:沾、粘、绵、诱、空、随。于老夫子八九十岁时常以此道掷出过许多孔武有力之人。《道门缠丝》第二章第九节说过三回九转之法为“缠丝拳注重曲蓄善变,所谓蓄劲如张弓,发劲如放箭。箭之离弦,假弓弦之力也,射手何以助之。余观同道兄友每发人于言笑间,毫无费力者,盖其处处善蓄也,能蓄得巧,始能发的妙。蓄时吸气,顺其来势力,缠绕封闭,即诱即引以曲线螺旋化实为虚,致其欲进不得势,欲退亦不敢时,则为引进之秒境也。而后拧腰猛转,一掷了之。能泰然挥洒如是,皆蓄之善也。其蓄让为虚,掷发为实,先蓄而后发,虚实之道也。诗云:‘拳隐刚劲柔中藏,阴阳虚实费参详。缠丝千头并万绪,贵在游走运弛张’。”

    纯阴手是缠丝技法炉火纯青后反朴归真的表现,一般非数十年执着不懈的纯功不可。缠门历代宗师皆有会其玄奥者,亦有纯阴六字道其精微:敬、惊、径、擎、紧、切也,缠丝技艺之神术心法。此摘《道门缠丝》第四章第二节片段略述其一端:“敬者,慎也,畏也,寓乾乾终日意,当知兵无常胜之理;惊者,掠也,夺其心魄而乱其志意也;径者,捷也,含简洁之意,无关紧要之繁文缛节尽可免谈;擎者,奉而使高也,奉其身而断其根,奉其行而忘其智,败敌之术也;紧者控制全局机势,令其局促受限而我优游从容也;切者,制其情也,关心则乱,以其心系之切扰之,败其思绪之谨严也。”路孔杨系缠丝高手郗荣清说过:“缠丝之技,贵丹田而重内力。其操之有术者,己之双臂常若缠绕一团若有若无之飞棉瓢絮。每与人搭手,略避其正锋,所谓悬腕避顶点,接手半边空。继之以臂间棉絮网缠其手乃至头躯,神为之诈,腰为之旋,臂为之圈,使之昏蒙迷茫。缠丝艺祖师曰:‘气沉于渊,巧运圈圈;力凝山根,劲走螺旋。故示以虚,以无生有;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。’能陷敌于缠丝网中,则得神以知来,智以藏往之效。而后引使之来,彼不得不来;放使之去,不得不去也。兵法云:‘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,’此之谓。”

五、缠丝拳的挖掘整理

  缠丝拳的挖掘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《四川武术大全》中已有了许多介绍,但有些记载的缠丝拳已失去了其螺旋缠绕的基本思想,似乎忘了缠门祖师“无圆不成拳,无圈不成术”之训。当然能大胆吸收别派武术技击长处,甚至外国西洋武技直来直去之优势,不能说有什么不好,正如杨班侯的太极拳一样,其功到极高时圈已是极小,步入到“曲至极精处,直为最捷径”的佳境,应该是功力更高之体现,但若在文献中只记着这些高层的状况,久之难免误导于人。《道门缠丝》第一章第二节说到:“内家拳术,当如太极之自体而用,安步稳健以求精微。缠门先贤,固有兼修本体者,技尤精娴而无虞。其为求速效于技击,直取此外用而传徒,亦一时权宜之计。若后学以为既简且洁,或谓捷径。因舍本求末,以此空中楼阁世袭,久而不知其所以然也。愚以为长此无根之华,技艺固终难跃登神妙化境,且常遗疾患于后,亦为可叹者。今缠门诸贤挟缠丝法行道四方,知其源者几稀。简文帝曰‘赖其末而不识其本,真惭愧也哉!’吾辈闻之,敢不猛醒而刻意乎基础焉。”笔者从其他缠门资深人士谈话中,也可以肯定当时整理出的各路缠丝拳术法只是一小部分。所谓求形者易求神者难,真正精微玄奥的内容并没表现出来,而这些也是最难形成文字的部分。

   缠丝拳作为内家拳传到近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,有着丰富而完善的思想,它既经历了市井白丁纯正古朴地参悟,也赢得了武林儒士的文化蕴养。在缠门中流传较广的经典性文献为四代名手龙嗣顺著的《缠丝术法》,六代名师蔡德泉留下的《蔡氏家秘》,唐新知撰写的《缠打心得》,七代名手张宏斌著的《缠门三字经》,钱鼎文论著《道门缠丝》以及蒋远武整理的《缠门打经》,都从各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缠丝拳的思想和内容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